原创作者: 黑暗浪子   阅读:4595次   评论:5条   更新时间:2011-06-01    

在了解Struts2中拦截器使用方式之前,笔者需要先向读者展示拦截器的底层实现原理是如何的。之前也说了拦截器是一个普通的Java对象,而被拦截的正常执行业务逻辑功能的类也是一个普通的Java对象,那么如何使这两个对象进行关联,并且如何知道这两个对象执行的先后顺序。


技术要点

本节代码向读者演示拦截器如何实现,介绍的知识点如下: 

  • 拦截器类和被拦截类内容。
  • 运用反射机制调用类和类方法。 
  • 设置拦截器处理类,配置拦截器在何时执行以及拦截器类和被拦截类执行先后顺序。
  • 设置代理对象类实现拦截器拦截功能。
  • 测试程序运行结果显示拦截功能正常执行情况

演示代码
功能执行类:

<!--------------文件名:ExecuteFunction.java------------------->
//执行功能类
public class ExecuteFunction implements ExecuteFunctionInterface {
	//执行功能类执行方法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execute something...");
	}
}

功能执行接口:

<!--------------文件名:ExecuteFunctionInterface.java----------------->
//执行功能接口
public interface ExecuteFunctionInterface {
	public void execute();
}

 

拦截器类:

<!-------------文件名:Interceptor.java------------------------->
//拦截器类
public class Interceptor {
//拦截执行功能类之前执行方法
	public void beforeDoing(){
		System.out.println("before doing Something...");
	}
//拦截执行功能类之后执行方法
	public void afterDoing(){
		System.out.println("after doing Something...");
	}
}

 


拦截器处理类:

<!-----------------文件名:InterceptorHandler.java-------------------->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拦截器处理类
public class Interceptor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object;

	private Interceptor inter = new Interceptor();

	//设置需要拦截的执行功能类
	public void setObject(Object object) {
		this.object = object;
	}

	//接口invoke方法,proxy是代理实例,method是实例方法,args是代理类传入的方法参数。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inter.beforeDoing();
		
		//object提供该方法的类实例,args是调用方法所需的参数值的数组
		Object returnObject = method.invoke(object, args);
		inter.afterDoing();
		return returnObject;
	}
}

 


代理对象类:

<!----------文件名:ProxyObject.java---------->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public class ProxyObject {
	private InterceptorHandler handler = new InterceptorHandler();

	//得到执行类的代理对象实例
	public Object getProxy(Object object) {
		handler.setObject(object);
		//创建对象实例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
ExecuteFunction.class.getClassLoader(), 
object.getClass().getInterfaces(), 
handler);
	}
}

 


测试程序:

<!---------------文件名:TestInterceptor.java--------------->
//测试执行类和拦截器类是否执行
public class TestIntercep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xecuteFunctionInterface test = new ExecuteFunction();

		//得到执行类的一个代理对象实例
		ExecuteFunctionInterface resultObject = (ExecuteFunctionInterface) new ProxyObject()
				.getProxy(test);
		//代理对象执行
		resultObject.execute();
	}
}

 


右击TestInterceptor.java文件,然后单击Run As|Java Aplication属性。在MyEclipse控制台中显示代码中定义的打印方法。测试程序运行效果图如图4.1所示。

图4.1  拦截器运行示例效果图


代码解释
(1)ExecuteFunction是一个正常执行业务逻辑类的Java类,它是继承接口ExecuteFunctionInterface,其中的execute方法,作为示例,笔者只是调用打印方法打印了“execute something…”。这一行字。笔者还定义了Interceptor拦截器类,该类中有两个方法。也是为了示例,这两个方法都是简单打印了一行字。如图4.2,如果其中beforeDoing方法在ExecuteFunction类的execute方法打印“execute something…”之前打印“before doing Something…”,afterDoing方法在其后打印“after doing Something”就达到了拦截器在功能执行类前后执行拦截的目的。
(2)为了让拦截器类和被拦截的功能执行类发生关联关系,使用Java中的反射机制。在InterceptorHandler类中,通过扩展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接口,覆盖重写invoke方法,该方法里用method.invoke来调用通过setObject方法传入的功能执行类对象的方法。比如在这里通过setObject方法传入的是ExecuteFunction对象,该对象中包含一个execute方法,而且是无参的,因此method.invoke调用的就是execute方法,只是执行了一遍打印出“execute something...”,同时将已经被设置为私有类变量的拦截器类中的两个方法在其前后执行。其实这样invoke方法已经将拦截器类中的两个方法在功能执行类的方法执行前后执行了,现在要做的只是如何让该类中的invoke方法被测试程序调用。
(3)创建ProxyObject对象是想通过使用设计模式中的代理模式(由于本书不是专门介绍设计模式,请读者翻阅设计模式有关资料)来生成功能执行类的一个代理对象实例。通过newProxyInstance方法调用InterceptorHandler类。说的再明白点就是如果这个代理对象也执行功能执行类的execute方法时候,newProxyInstance方法作用是把execute方法指派给 InterceptorHandler类执行,通过反射,InterceptorHandler类执行execute方法是在invoke方法中执行,因此在method.invoke方法前后的拦截器类的beforeDoing和afterDoing方法也会执行。从而就会按照图4.2顺序打印三个方法的显示内容。
注意:代理模式的定义:包装一个对象,并控制它的访问。在这里就是包装了ExecuteFunction对象,并控制它的execute方法,让它做了额外的事情就是执行拦截器类的beforeDoing和afterDoing方法。
(4)测试程序通过新建一个代理对象类,并调用getProxy方法得到ExecuteFunction的一个代理对象实例,然后在这个代理对象执行execute方法时候,因为在之前已经说明其实创建代理对象实例时候,已经是调用了InterceptorHandler类的invoke方法。就实现了动态代理机制(所谓动态代理就是指代理对象是代码执行时候创建的。仔细看测试程序就知道在getProxy方法执行前,只是新建了 ExecuteFunctionInterface接口对象,并没有创建代理对象,这里创建代理对象目的就是让execute方法执行拦截器类的方法),让拦截器类的方法也被执行了,并且执行顺序也是根据InterceptorHandler类的invoke方法中定义的顺序执行。拦截器相当于在功能执行类前后都拦截了它,并执行了自己的方法。

 

附件下载:http://dl.iteye.com/topics/download/03612251-e7be-341b-800a-aac460bf7a12

评论 共 5 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5 楼 hj419460467 2012-05-11 16:36
文章很精彩,
4 楼 zsk_china 2011-09-26 10:57
//测试执行类和拦截器类是否执行
public class TestIntercep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xecuteFunction test = new ExecuteFunction();

		//得到执行类的一个代理对象实例
		ExecuteFunction resultObject = (ExecuteFunction) new ProxyObject()
				.getProxy(test);
		//代理对象执行
		resultObject.execute();
	}
}

更改了声明,全部换成了子类类型,会抛错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Proxy0 cannot be cast to com

所以感觉拦截的是借口而非对象。
3 楼 thinking.bird 2011-03-22 21:24
ProxyObject.java中
ExecuteFunction.class.getClassLoader()==>
object.getClass().getClassLoader(),是不是好点呢
 
2 楼 songfantasy 2011-02-11 15:14
佩服,讲的好,例子很不错。
1 楼 asialee 2010-03-08 10:23
原理是讲清楚了,struts2主要是由拦截器负责调用action的相关方法。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文章信息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